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量逐渐增加的同时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与日俱增,滇池流域内部分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滇池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体功能逐渐丧失。目前昆明市已经兴建十几座污水处理厂,最大限度的将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传统污水处理厂主要控制旱流污染、处理旱季管网末端污水,而对于滇池流域突出的雨季溢流污染缺乏有效控制和适应能力。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SBR)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基于这一特点,本试验模拟城市污水常用的处理工艺SBR,根据雨季合流污水的特征从水质冲击角度研究SBR工艺对雨季水质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以及冲击后再次转为旱流时的恢复能力。整个试验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旱流时进水COD约300mg/L,以COD为控制指标分别按1倍负荷、1.5倍负荷、2倍负荷、2.5倍负荷、3倍负荷、3.5倍负荷进行试验,通过检测该处理系统出水中的COD、TN、TP、SS含量,研究雨期时持续不同倍数的冲击负荷对SBR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分析对比不同倍数冲击下,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污染物削减量、最不利点的去除率和削减量等规律,探究SBR系统抵抗持续水质负荷冲击的能力;阶段二,冲击负荷增加到3.5倍后恢复至旱流运行(1倍负荷),分析SBR系统受冲击后系统的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SBR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水质冲击负荷的能力。负荷由1倍增加到2.5倍过程中,出水COD、TN、TP和SS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3倍负荷冲击时,出水COD、TN和TP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3.5倍负荷时,TP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水质负荷的变化对污染物去除率影响较小。当水质负荷为1倍至3.5倍时,除TN外各污染物平均去除率的波动绝对值一般小于5%。冲击水质负荷由3.5倍降至1倍,除TN外各指标去除率从第2天趋于稳定,各污染物指标去除率与初始1倍负荷去除率接近,去除率波动绝对值在±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