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究了环境温度(25℃-32℃,湿度84%)时植物源保鲜剂、动物源保鲜剂和微生物源保鲜剂对鹰嘴蜜桃的保鲜效果。通过测量保鲜过程中鹰嘴蜜桃失重率、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等理化指标评价各组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同时引入低场-核磁共振新型技术(IF-NMR)分析鹰嘴蜜桃中水分含量和水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天的保存后,各处理组鹰嘴蜜桃的保鲜效果如下:(1)鹰嘴蜜桃是呼吸跃变型果实。环境温度(25℃-32℃,湿度84%)贮藏时,鹰嘴蜜桃采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较快。失重率逐渐增大,3天后变化较快,5天后达到6.2%;2天后鹰嘴蜜桃开始腐烂;硬度前期下降较快,5天后仅为1.6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天后达到最大值,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呼吸强度迅速增大;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升高均表示果实细胞膜受损情况加剧。(2)植物源保鲜剂均能保持鹰嘴蜜桃的水分和控制失重率,且前3天保存效果较好。经过植物源保鲜剂处理后,花25和姜25处理组鹰嘴蜜桃失重率较空白组降低了59.72%和49.92%。腐烂指数仅0.2,硬度维持在3.8kg/cm2和4.0kg/cm2。生姜汁处理后,鹰嘴蜜桃中的不易流动水自由度更低;花椒汁处理后,鹰嘴蜜桃的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保存效果更好。(3)壳寡糖处理组在储存结束后均拥有较低的失重率,不高于1.2%。其中壳2和壳4处理组的硬度分别为3.0kg/cm2和3.2kg/cm2。壳1和壳4能维持鹰嘴蜜桃口感,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0.8%和11.2%,含糖量高。储存结束时,壳1、壳2和壳4处理组的相对电导率分别为34.89%、38.12%和33.89%,说明壳寡糖处理后的鹰嘴蜜桃相对电导率变化速率减缓。而且经过动物源保鲜剂处理后,鹰嘴蜜桃中的水分与大分子物质之间的作用力更大。(4)微生物源保鲜剂处理后,鹰嘴蜜桃失重率迅速增加,商品价值和硬度下降较快。乳酸链球菌素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不大。相对电导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除那0.2外,均在40%左右。乳酸链球菌素处理组水分与大分子物质间的作用力减弱。那0.2处理组自由水含量较低,水分子与大分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较大。(5)保存期间,各复合处理组能抑制鹰嘴蜜桃腐烂,使得水分与大分子物质结合紧密,但在硬度和相对电导率保持效果差异不明显。储存结束时,花壳和姜壳处理组较空白组失重率下降48.40%和52.96%,花壳和姜壳处理组在鹰嘴蜜桃可溶性固形物为11.2%和11.6%。说明复合处理组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6)复合处理组可以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速率。各处理组均能降低过氧化氢含量,以花壳处理组最优,较空白处理组降低17.90%,同时还能降低丙二醛含量,储存结束时,较空白对照组降低42.86%。花姜处理组能抑制SOD活性下降,较空白处理组酶活性提高28.84%。花姜处理组保持CAT活性效果最好,储存结束时,CAT活性为1.24mgH2O2/g·min,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88.37%。姜壳处理有利于保持APX活性,储存结束时APX活性为43.58U/mg,较空白处理组提高38.17%。花姜对维持POD活性效果显著,储存结束时,较空白处理组降低了51.87%。(7)在298K、281K、278K、275K温度条件下,研究了鹰嘴蜜桃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与感官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拟合程度高。通过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动力学相关模型拟合鹰嘴蜜桃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分别为:引入修正系数0.3、6和22,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低于10%,具有较高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