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邓小平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荣辱观的观念,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邓小平荣辱观有着丰富的内容。他所倡导的知荣明耻,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原则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思想,为新时期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构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邓小平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首先,论文介绍了邓小平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并且通过论述邓小平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明确了用邓小平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得出了二者的关系,即邓小平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邓小平荣辱观的科学实践。其次,论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引出必须用邓小平荣辱观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德育教育进行引导,并且阐述了用邓小平荣辱观引导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最后,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怎样用邓小平荣辱观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体育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教育,意识到体育对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摒弃了传统体育教育单一枯燥的模式。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了体育游戏,
期刊
本论文试图以作为日本主流报纸的《读卖新闻》日报版(2003-2008年)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在谨慎的定性分类和赋值等基础上对目标内容进行实证分析,从而
学位
对于人类社会秩序的控制,往往是依靠由国家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和民间实际遵循的习惯性规则来运行,后者在法社会学意义上称之为民间法。中国古代社会,在相对统一的封建国法之外,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