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的超声动态检测与生长促进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目前交通事故的增加,颌面部骨折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骨折或骨损伤后骨愈合过程的观察,主要依靠X线摄片,由于X线平片的形态学表现常明显落后于骨愈合的生理过程,所以观察不到早期纤维骨痂愈合的情况。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无创和可量化的监测方法。试图用以判断不同阶段骨折断端组织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恢复状况,进而对骨愈合的进程作出科学的评估。CT应用于临床评价骨愈合程度,是X线摄片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段。MRI检查影像表现与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较为吻合,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影像信号与钙化区域相关。但CT和MR价格昂贵、费时,不可能作为常规检查。在骨折愈合的各阶段,由数字照相术应用光激发荧屏取代普通X线胶片作为X线接收器,具有感光度宽、检测率高及可作数字化处理的优点,可以早期评判新骨形成,但影响数字照相术的因素很多,且有关设备昂贵,不易掌握曝光时间,因而无法常规应用于每一位患者。   TGF-β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Ⅰ组1w、2w和3w时实验侧新生骨组织的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侧,而第4w时TGF-β1的表达在实验侧低于对照侧;实验Ⅱ组TGF-β1表达与实验Ⅰ组实验侧相似;而实验Ⅲ组实验侧TGF-β1的表达与对照侧相比无多大变化。结论1、低强度超声波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2、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使骨痂局部TGF-β1升高,促进早期软骨细胞成熟和软骨内成骨,刺激软骨细胞增生,促进骨基质分泌和软骨基质钙化,从而促进骨折愈合。3、低强度超声波通过使局部TGF-β1生成增加,增加胶原的合成,使成骨活动增强。4、相同强度和治疗时间下,1.5MHz和1.0MHz的频率均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而0.5MHz频率的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不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1.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也是生长因子的一种。它的主要生物学作
髁突软骨与股骨头生长板软骨是两类不同的软骨,生长发育期二者均通过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参与骨的生长,其生长发育异常均可能引起下颌骨和长骨的生长发育障碍。髁突软骨增殖层中
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尽量保存牙体组织、保护牙髓是重要原则之一[1]。微创牙科学(Minimally Invasive Dentistry,MID)更是将这一原则向前推动了一大步,而微创牙科学的进步得益
目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氏类杆菌、螺旋体是三种公认的牙周炎重要可疑致病微生物。Loesches研究证实龈下菌斑中以上三种致病微生物均能产生胰蛋白酶样酶(Trypsin-like enz
目的:  研究核糖体蛋白L29(RPL29)在人牙龈鳞状细胞癌(G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牙龈癌50例,收集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牙龈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咬肌,建立大鼠咬肌力减弱及咬肌力增强的动物模型,并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大鼠髁突及下颌骨生长的影响。方法:48只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
基因活化基质(gene activated matrix,GAM)是将可降解生物支架材料与质粒DNA载体相结合,形成一种基因局部释放系统。GAM既能够提供一个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可降解的多孔支架供细
前言 冠部牙体组织大部分缺损的牙,在根管治疗完成后,通常需要根管内的桩为冠修复体提供固位。临床应用中发现,桩的脱落是导致桩核修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 本实验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