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颌面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目前交通事故的增加,颌面部骨折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骨折或骨损伤后骨愈合过程的观察,主要依靠X线摄片,由于X线平片的形态学表现常明显落后于骨愈合的生理过程,所以观察不到早期纤维骨痂愈合的情况。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无创和可量化的监测方法。试图用以判断不同阶段骨折断端组织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的恢复状况,进而对骨愈合的进程作出科学的评估。CT应用于临床评价骨愈合程度,是X线摄片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段。MRI检查影像表现与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较为吻合,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影像信号与钙化区域相关。但CT和MR价格昂贵、费时,不可能作为常规检查。在骨折愈合的各阶段,由数字照相术应用光激发荧屏取代普通X线胶片作为X线接收器,具有感光度宽、检测率高及可作数字化处理的优点,可以早期评判新骨形成,但影响数字照相术的因素很多,且有关设备昂贵,不易掌握曝光时间,因而无法常规应用于每一位患者。
TGF-β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Ⅰ组1w、2w和3w时实验侧新生骨组织的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侧,而第4w时TGF-β1的表达在实验侧低于对照侧;实验Ⅱ组TGF-β1表达与实验Ⅰ组实验侧相似;而实验Ⅲ组实验侧TGF-β1的表达与对照侧相比无多大变化。结论1、低强度超声波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2、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使骨痂局部TGF-β1升高,促进早期软骨细胞成熟和软骨内成骨,刺激软骨细胞增生,促进骨基质分泌和软骨基质钙化,从而促进骨折愈合。3、低强度超声波通过使局部TGF-β1生成增加,增加胶原的合成,使成骨活动增强。4、相同强度和治疗时间下,1.5MHz和1.0MHz的频率均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而0.5MHz频率的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