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预实验中发现脐疗法对卒中后疲劳有缓解作用,遂在二级预防及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实验脐疗法结合针刺与单纯针刺组、单纯脐疗组对比研究,明确脐疗法在临床治疗卒中后疲劳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卒中后疲劳,增加康复治疗的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中风后疲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单纯针刺组)、对照组2(单纯脐疗组)和治疗组(常规针刺+脐疗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选穴百会、印堂、神门、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等,并采用辩证配穴进行治疗;脐疗组给予艾条隔药灸脐治疗;治疗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脐疗法治疗。三组均每天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运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面部评定量表(NRS-F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治疗后临床观察和疗效判定,所有患者观察均由一个医师完成,并记录评分,客观评价针刺结合脐药灸的临床疗效,结束后对患者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结果:1、基线指标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出三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两组间中医辨证、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前各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比较:脐疗组配合针刺治疗组、单纯脐疗组、单纯针刺组对于缓解患者疲劳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效,脐疗结合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高于针刺组(40.0%)及脐疗组(60.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疗效观察指标的比较:三组治疗后组内比较FSS评分、NRS-F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ADL量表评分较前升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针刺组与单纯脐疗法,单纯脐疗组疗效好于单纯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单纯针刺组与单纯脐疗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有改善患者疲劳度、增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但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较单纯针刺组、单纯脐药灸疗组,更能降低患者疲劳度,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更显著。结论:针刺配合脐疗法治疗PSF临床可行,两者配合具有协同效应,较单纯针刺组、单纯脐疗组具有明显优势,绿色、痛苦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