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的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0以来,在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连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进行宏观调节。由于货币政策具有行业非对称效应,所以“一刀切”的货币紧缩政策必将对行业有不同影响。笔者选择此题目进行研究,考察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以便为政府、企业、投资者三方反映行业效应情况,提出应对之策。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行业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非对称性。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周期性行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行业,两个非周期性行业:医药制造业、食品饮料行业,利用行业销售收入、销售净利润、股票指数、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建立起稳定的VAR系统,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比较货币政策对行业销售收入、行业销售净利润、行业股票指数的行业效应非对称性。   分析比较后发现:货币政策确实存在行业效应非对称性,对所选行业的销售收入冲击效应大小来看,有色金属行业最强,其次是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对所选行业的销售净利润冲击效应大小来看,周期性行业黑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最强、其次是非周期性行业食品饮料、医药制造业;对所选行业的股票指数冲击效应大小来看,周期性行业黑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最强、其次是非周期性行业食品饮料、医药制造业。进一步验证了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M2对行业冲击的滞后期并没有明显落后于利率。   针对发现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在进行货币政策变化时,对所有行业不能一概而论,对货币政策敏感的周期性行业的调节多运用利率工具进行直接调节,对货币政策不敏感行业的调节多运用财政政策进行直接调节,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企业管理者应从根本上专注于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预见性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投资者在货币政策放松时,积极配置对货币政策比较敏感的周期性行业,货币政策收紧时,多配置对货币政策不敏感的行业。  
其他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和知各企业积极推行的热门主题,它对企业的重要性被学术界和企业界有目共睹。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更是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平,
中国第一支股指期货合约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于2010年4月16日问世,在其问世的5年之后,2015年4月1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又相继推出了上证50和中证500两种股指期货,进而在股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