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原发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 复旦大学医学院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标本,总结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及原发疾病构成比,指导临床进一步完善预防该病发生的措施,以及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1999年12月间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的158例患者(163只患眼)连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住院病例,以及1983年1月-1999年12月间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87例连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理标本.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临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第一、二位主要原发疾病,是为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的重点防治眼病.病理学观察提示,虹膜色素上皮、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角膜内皮表面可能有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理标本的第一位主要原发疾病,提示该病诊治较晚.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卧床不起老年人HRV的特点,并初步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卧床不起老年人HRV的影响.结论:卧床不起老年人HRV降低,随卧床不起程度加重而降低更明显.阿替洛尔具有升高卧床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模型的建立.目的:为研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而建立并比较选择良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细胞模型.结论:ARTA和DMSO
原位杂交(ISH)是检测和定位细胞、组织和染色体中特异性核酸序列的重要技术, 作为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完美结合产物,原位杂交技术已被认为是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病理学等
目的系统评价有关中国人群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的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目的:该研究对化脑、结脑及病脑患者CSF中TNFα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探讨其在鉴别诊 断上的意义,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订诊治提供一定依据.结论:TNFα在颅内感染 患儿的CSF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