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具有振动机制的滚磨光整加工专利在德国首次被提出,1960年,卧式和立式振动光饰机的专利分别于美国和英国被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已被广泛用于不同材料的中小零件去毛刺、倒圆和光整加工。在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领域,大部分的加工机理都是以立式振动光饰机为模型建立的,关于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的认识和研究相对缺乏,借鉴立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从磨料,工件和设备三个方面对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过程中磨料的运动、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对工件加工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求对实际加工起到指导作用,主要研究内容有:1.针对大型或特殊要求的工件在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中存在的磕碰和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案。2.通过分析卧式振动光饰机机体的运动,确定振动槽的运动参数,借助三维离散元EDEM软件模拟磨料的运动,初步确定磨料的运动形式和状态,然后进行磨料运动条件的理论分析,并且以ZLC100长槽型振动光饰机为原型进行实验验证。3.应用三维离散元EDE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针对工件不同的自转速度和加工深度,磨料对工件的法向、切向接触力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通过传感器对不同加工深度处工件受力进行测试,最后进行不同加工深度对工件加工效果影响的实验验证,并探究加工时间与工件加工效果的关系,确定工艺参数对工件加工效果的影响。4.通过对卧式振动光饰机建立力学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偏心块的位置和夹角对激振力和激振力矩的影响,针对卧式振动光饰机振动槽底部形状不同会引起同等直径磨料排布个数,提出猜想振动槽底部形状会影响磨料运动的传递效率,应用三维离散元EDE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对加工过程中单个磨料的能量和速度进行分析,针对振动槽不同振动频率时,磨料的对工件的作用力进行测试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振动频率对工件加工效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卧式振动滚磨光整加工中振动机体和磨料的运动进行理论分析,应用三维离散元EDEM软件对加工过程中磨料的运动、磨料对工件的作用力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对工件加工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实际加工起到了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