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MV感染在宫颈癌Sih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意义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于宫颈癌细胞Siha,建立体外宫颈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模型。2.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2(MMP-2)及其基因的表达和转录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细胞活性,从而探讨HCMV感染对宫颈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与材料:1.培养宫颈癌Siha细胞,扩增HCMV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2.将HCMV AD169(MOI=5)和5ng/ml TGF-β1协同作用的子宫颈癌Siha细胞设为实验组,仅仅TGF-β1作用的为对照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组Siha细胞24h、48h、72h后的形态学变化。3.在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Siha细胞0 h、24 h、48 h、72 h后,通过RT-PCR检测和Western-blot检测两组细胞上皮细胞标记物E-钙黏蛋白、间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以及上皮-间质转化介导分子MMP-2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4.CCK-8法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率及活性情况。结果:1.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宫颈癌Siha细胞后,48h发生了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对照组的宫颈癌Siha细胞在72h发生细胞形态学变化。2.RT-PCR结果显示,宫颈癌Siha细胞在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24 h、48h、72h时,E-钙黏蛋白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1),宫颈癌Siha细胞在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24 h时,波形蛋白开始表达而对照组48 h表达,且在48 h和72 h,波形蛋白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调(P<0.01)。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宫颈癌Siha细胞在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24 h时,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1);宫颈癌Siha细胞在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24 h时,波形蛋白及MMP-2开始表达而对照组48h表达,且在48 h和72 h,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调(P<0.01)。3.CCK-8结果显示,HCMV和TGF-β1协同作用宫颈癌Siha细胞24 h、48 h、72h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增高(P<0.01)。结论:1.HCMV感染可以协同TGF-β1促进宫颈癌Siha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2.宫颈癌Siha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通过E-钙黏蛋白的表达下调以及波形蛋白和MMP-2的表达上调来实现,从而可能促进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