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武纪大爆发,涌现了大量后生骨骼化石,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大量发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分类位置不定,各属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其中马哈螺类(maikhanellids)以壳面具独特的鳞片状纹饰与其它单壳类化石明显不同,在扬子地台北缘张家沟剖面采集了大量的马哈螺类化石。据此进行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研究。本文将西乡张家沟剖面采集到的maikhanellids化石划分为4个属:Purella Missarzhevsky、Maikhanella Zhegallo、Ramenta Jiang和Mediata Feng。西乡张家沟剖面发现的maikhanellids化石具有新的形态特征,据此建立新种:Purella pulchram sp.nov.,新种丰富了maikhanellids的内容,为确定maikhanellids各属之间的谱系演化和与其它单壳类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撑。化石测量与统计显示,maikhanellids壳顶大小与壳体大小呈正相关,壳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似乎更多的反映了壳体不同的生长阶段特征。独特的壳面纹饰是maikhanellids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壳饰形态作为maikhanellids各属划分的重要依据。maikhanellids各属间的壳饰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很好地反映了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Ramenta是maikhanellids争议较大的一个属,先后被归入Canopoconus和Maikhanella,本文认为,Ramenta属征明显,其壳饰很好地表现出Maikhanella与Purella之间的过渡性,应为有效属名。Mediata以背部具一条明显宽脊为特征,其模式种Mediata kunyangensis由于化石保存差,被认为和Ramenta spuerata是同一物种,研究区采集到大量的具背脊的Mediata xixiangensis,其形态特征明显,本文将Mediata看作是有效属名。Maikhanellides作为西乡化石库中有代表意义化石类群之一,各属之间壳形变化较大,但连续变化的鳞片状突起纹饰表明它们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Purella是中国扬子地台梅树村阶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托莫特阶的代表化石,对maikhanellids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对世界范围的下寒武统地层时代进行对比判断,而且对了解早寒武世早期软体动物的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