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每周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语篇。在演讲中,复杂的政治斗争是总统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处理演讲中所涉及的人物(总统与美国一般民众,总统所代表的政党与其对手党)关系是总统在演讲中达到目的的主要途径。本文以韩礼德提出的人际意义理论为主要框架,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三方面对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每周演讲进行系统分析,旨在通过对人际功能在语篇中的实现来找出奥巴马每周演讲的语言特点,及其他在建立和维系不同的人物关系时的语言特点。为了尽可能体现论文研究的客观性,论文选取了奥巴马30篇每周演讲作为分析语料。本文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进行详尽的研究。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专家学者对于政治语篇的研究,语言的元功能,人际功能及国内外学者在人际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方面所做的相关研究,然后是论文的理论框架。论文主要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三方面考察人际意义的实现。接下来论文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三方面对奥巴马每周演讲进行系统的分析。在语气分析部分,首先论文找出演讲中出现的语气类型,结果发现祈使句和疑问句的数量很少,在奥巴马每周演讲中出现最多的语气类型是陈述语气,然后论文给出了陈述语气占绝大比例的原因。然后,论文分析了演讲中的三种语言角色,即给与信息,给与商品和服务,求取信息与服务并得出结论:演讲具有信息性这一特点。在情态部分,论文从情态操作词的值,两类情态中的情态操作词的角度分析奥巴马每周演讲中情态的人际意义。具体来讲,首先论文列出演讲中的情态操作词,结果发现中值情态词的数量远远大于高值情态和低值情态词的数量并且高值情态和低值情态词的数量相当。通过运用高值情态词,奥巴马强调自己的权威性,发表不可抗拒的意见或命令,或者表达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另外,中值情态词主要是表达将来性(奥巴马将来的计划,他的提议被采用后的积极效果),奥巴马的诺言,抨击共和党。低值情态操作词被用来表达不确定性。另外,它们还用来表达奥巴马与共和党合作的意愿。在人称代词方面,论文总结了演讲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并得出结论:第一人称复数出现的次数最多,接着是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二人称出现的次数最少。然后,论文分析了演讲中出现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人际意义。接着论文把实现人际意义的语法手段和意识形态,语境理论结合起来,进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奥巴马每周演讲具有信息性、说服性、拉拢性和妥协性。总之,这三方面都有效地体现了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揭示出奥巴马有效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来建立和维系与一般民众和共和党的关系。本研究证明了总统演说中人际功能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人际功能理论在政治语篇中的可行性,揭示出总统演说的一般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