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福建卫闽林场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以26年(1981-2006年)连续观测数据为依据,基于立地中优势木分布的随机性及样地微地形对优势木生长的影响,以林分蓄积为指标,分析评价了最高株法(样地内最高的3株,即Z3;5株,即Z5;9株,即Z9;15株,即Z15),分层选取法(将样地沿坡向分为3层,每层选取最高的1株,即F3;3株,即F9;5株,即F15及上下层选取2株中层选取1株,即F5),固定6株法(6年生时分3层选取最高的6株作为优势木,即GD6),以及平均树高法(林分树高算术平均值,即PJ),4类10种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以7个常用优势高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采用差分法(ADA)及广义差分法(GADA)推导出差分方程及广义差分方程,并将其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方程,采用SAS系统对数据进行拟合及自相关校正,综合打分法对方程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在基准年龄(20年)前后,分层选取优势木的方法对立地质量的评价效果均显著好于最高株数法。其中以F9、F5两种方法表现为最佳,其确定的立地指数与林分蓄积的相关系数为最高的0.780和0.778。依据生产实践最佳性原则,推荐F5在以后的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中应用。(2)具有浮动拐点的优势高生长方程显著好于固定拐点的方程,其中综合打分Bertalanffy-Richards为最高的81.60 , Logistic为最低的51.07。精度排序为,Bertalanffy-Richards > Korf > Weibull > Mitscherlich > Gompertz > Schumacher > Logistic。这是因为浮动拐点的方程具有更大的柔韧性。(3)差分方程与基础方程的拟合精度相关联,基础方程拟合精度高,由其得到的差分方程精度相对也高。结果显示,基于同一基础方程的差分方程,以b或形状参数c为自由参数的拟合精度高于以渐近参数a为自由参数的,这可能是因为拐点的变动对方程的精度影响较大。(4)以渐近参数a为自由参数的差分方程形成的立地指数曲线簇为单型可变渐近线,能很好地反映立地质量对优势高渐近值的影响,不能反映立地质量对生长拐点的影响;而以b或形状参数c为自由参数的差分方程形成的立地指数曲线簇为多型单渐近线,能很好地反映立地质量对生长拐点的影响,不能反映立地质量对优势高渐近值的影响。广义差分方程得到的多型可变渐近线立地指数曲线簇,兼具前两类立地指数曲线簇的优点,推荐在立地指数表建立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