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日本血吸虫糖代谢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血吸虫病在全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在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目前,对于血吸虫的疫苗开发及新药的研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日本血吸虫糖酵解途径中存在多个潜在的疫苗靶点。保守的糖代谢途径存在于几乎所有生物物种中,并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部分成员还与血吸虫的免疫逃避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已有的日本血吸虫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数据,重建了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途径,并与其他模式生物该途径进行了比较;共鉴定了94个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途径成员,其中18个预测为全长序列。针对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途径成员的系统发生分析,也证实了该代谢途径的高度保守性。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在日本血吸虫中发现了多个在低等原核生物中存在,但是在后生动物中不存在的酶,这些酶将为日本血吸虫的疫苗开发及新药的研制提供候选靶分子。此外,本研究还发展了一种对日本血吸虫转录组的数据进行优化的方法,即通过对日本血吸虫转录组数据库的分析,在鉴定的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途径候选成员中存在20条蛋白质序列片段,分别代表同一蛋白质的N端或C端片段,通过简单的RT—PCR实验,找到了其中5条蛋白质序列的中间缺失序列,并和相应的N端和C端片段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其中一条蛋白质序列递交到GenBank获得了登录号。该方法对其它物种的转录组数据的优化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鉴定的日本血吸虫糖代谢途径的分子成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成熟等基本生理过程,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血吸虫病的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治
目的:通过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性护理,随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共计患者人数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耳穴疗法治疗期间拟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并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2月~2019年04月收治的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实验对
目的:探讨蝮蛇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蝮蛇伤患者纳入到本次调查研究中,所选患者均接受急诊救治及对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