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量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传统货币需求理论和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由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较为隐蔽,所以学者通过模型来估算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大小。本文以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为视角,选取货币效用模型和交易时间模型来估算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大小。本文在定性层面上,探讨了1996-2012年间我国通货膨胀运行特征及其福利成本。在定量层面上,选取1996-2012年的季度数据,用ARCH方法估计出我国双对数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带入到已建立的估算模型,估算出我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实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下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估算结果大体一致,交易时间模型的估计值较小,总体来看,我国人均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较低,但以社会总量计量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较高。研究还发现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名义利率正相关;通货紧缩也会造成福利成本;而且我国名义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通货膨胀率,这会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低估。最后,本文根据上述计量结果提出降低我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