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创新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发展不均衡,产品附加值低;供应链物流体系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以及内需不足,成为当前阻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寻求突破发展瓶颈,制造业企业开始探寻通过构建自身平台,以平台为驱动引擎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平台经济崛起,不断缔造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奇迹,平台企业成为带动整个产业业态革新的重要力量。作为信息产业不断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产物,平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已然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制造业产品的实体性不同于网络企业,其平台化的过程相对于纯粹的互联网企业要复杂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制造业怎样通过平台化以突破其发展瓶颈,对于处于平台化探索阶段的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平台理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起的制造业,成为管理学界解释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的重要理论,经济学界的双边市场理论用于解释平台型市场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推动了平台经济理论的发展。由于平台带来的经济效应十分显著,学者们开始研究其对供应链、企业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影响,推动平台经济成为热点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融合管理学视角下和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提出制造业平台一体化的转型升级路径,试图补充产业组织转型升级理论。首先从制造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归纳出制造业平台化的四种形态---生产平台、供应链平台、创新平台和市场平台,以平台“现象”作为分析对象,提炼出平台的四个要素---特定的制度原则、多种元素、资源配置、载体,并从经济学的基石理论: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平台特性(开放协调、网络外部性)对制造业平台化的经济性进行解析,以此为基础通过“质与量”的辩证法来对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机制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利润模型进行演绎推理,通过四种平台化的制造业利润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制造业平台化的相关因素。并运用深度案例分析,对制造业平台化的转型机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炼制造业平台化转型逻辑及必要条件。最后对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平台化转型升级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