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时空线要素的“墙”地图可视化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要素是反应地理世界中以线性表现的客观事物、现象或者轨迹。线要素可视化是空间信息可视化中重要的可视化方式。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多变量数据对可视化表达的需求日益增加,现有地图学中线要素可视化方法难以满足多变量时空制图要求,因此需要选取新的多变量线要素可视化方法。现有的多变量线要素可视化方法中直接可视化多顾及局部特性,如时空路径图、时空立方体等;聚集或特征可视化多顾及整体特性,如密度图、流向图等。缺乏一种同时支持整体加局部的线要素可视化方法,整体加局部方法是一种可视化需求,在顾及整体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局部细节。针对以上问题,引入“墙地图”(wall map[18])的概念,墙地图最早由cheng T等人提出,用来反应交通延时拥堵状况,是一种隐喻的可视化方法,将地理中线性表示的事物或轨迹,类比为我们生活中的墙,通过墙体的表达单元(表面、高度、厚度、墙顶等)表达多种属性,是一种能够支持整体加局部的可视化方法。但现有墙地图可视化方法缺乏系统的分类,对于墙地图的构建方法不完善,缺少对于墙地图可视化的可用性研究。因此,合理使用墙地图解决支持整体加局部的多变量线要素可视化是本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多变量线要素可视化方法为切入点,针对现有多变量线要素可视化方法存在问题,依据视觉编码原则及可视化原则构建墙地图可视化模型,定义墙地图可视化方法,最后设计墙地图与时序地图、墙地图与平面地图、墙地图不同种类搭配的对比实验,验证墙地图可视化的可用性。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结合静态视觉变量表达设计墙地图模型。从现有静态视觉变量特性、静态视觉变量编码原则、可视化设计原则三个方面分析了视觉变量能够表达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墙地图分类体系,从墙地图的基本组成单元入手,设计不同组成单元的排列组合情况。最后,将地图空间的维度(二维、三维)与墙地图的维度(二维、三维)联合讨论,总结不同维度的墙地图在不同维度的地图空间下表达情况与适用范围。(2)墙地图构建方法。根据墙地图可视化模型构建墙地图可视化方法。通过两个具体的多变量线要素案例(台风轨迹数据、浮动车轨迹数据),参照墙地图分类体系,选择合适的变量映射方式,构建墙地图模型,最后进行墙地图可视化的实现。(3)墙地图可视化可用性评测。在墙地图可视化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验证墙地图的可用性,针对不同的任务,设计相应的墙地图可用性实验,将评测结果的正确率、时间、满意度作为衡量可用性的定量指标。最后根据以上评测得出的数据,给出结论以及墙地图使用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对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运用超声多普勒技术观察正常足月胎儿主肺动脉(MPA)多普勒流速曲线收缩期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ET)比值的趋势,寻找足月胎儿主肺动脉AT/ET与孕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关爱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胃肠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7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醒窍化痰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内皮素-1(ET-1)、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栓通脉汤辅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7例,并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和戏剧(或称戏曲)几乎同根同源,互为影响。五四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以及80年代中期之后的思想解禁为西方戏剧及文艺理论提供了入场券,为中国文人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学习戏剧写作手法提供了契机和灵感。经过从现代到当代的发展,中国小说对戏曲这一文类的学习不断丰富,戏曲不再是零星出现在小说文本中的散状点缀,开始有计划、有象征意味地出现在具体得到小说作品中。由此,中国小说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枣庄市某医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肺癌患者86例,总结所有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精细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均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