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巴藏区是藏族三大民族区域之一,地跨川、滇、青、藏四省区,相对于卫藏与安多两大藏区而言,康巴藏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而自成体系,极富研究价值。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曾吸引学界大批有识之士参与到康藏研究的热潮之中。建国以来,建筑学界也对其中部分区域的传统建筑文化展开过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的初步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藏区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以卫藏地区为中心的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使得康巴藏区建筑文化的研究亟待完善与深化。   论文以康巴藏区作为研究范围,并以这里历史最为悠久、类型最为丰富多样而著称于整个藏区的碉房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借鉴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相关原理,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人文、技术以及功能等多项因素,从建构模式、内涵成因与地域特色等方面,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聚落分布与构成特征、建筑形态、建造技术、装饰文化等四个主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①分别从分布规律与构成特征等方面,对康巴藏区的聚落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自然、人文历史、区位等因素的差异,聚落分布规律呈现出v字形密集分布带、嘉绒藏区与中旬~木里两大高密集分布区、以及昌都与康定两大高密集分布点等不同的层次。由于土司与寺院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官寨型聚落与寺院型聚落成为聚落群组织的核心,其选址模式讲求功能与形胜兼备,其主要建筑类型布局模式综合反映了功能需要、文化观念与社会秩序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康巴藏区聚落独特的文化景观。   ②选取寺院、住宅、高碉等三种康巴藏区典型的碉房类型,从群体到细部,对其基本构成模式及其文化内涵,以及各类地域衍型与总体特色进行了详尽归纳与解析。其中,从群体到院落再到单体建筑,康巴藏区的寺院都与卫藏中心区一脉相承,但因地处边地,殿堂平面形制等级大都较低。康巴藏区的碉房住宅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屋顶晒台的广泛应用与竖向扩展幅度大为特色,并形成以敞口屋为代表的各种极富地域特色的形态构成元素。而康巴藏区的高碉则以分布广、形态多样、兼顾防卫与宗教用途而著称于整个藏区。   ③分别从结构体系、构造技术与建造施工等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建造技术。结合田野调查与考古资料,从自然、技术、功能需要等角度,对结构体系的构成类型、地域分布及其间的演进规律进行了深入归纳与解析。其类型的丰富程度充分证明,作为碉房体系的发源地,康巴藏区在藏区传统建筑文化中享有的独特价值。而在构造技术与建造施工方面,康巴藏区更多表现出藏区共性,虽然简单、原始,但却易于掌握,可有效保证技术合理性、施工质量以及建造效率,并反映出宗教文化的影响,是一套相当完整、成熟的定型化体系。   ④对装饰文化的形式效果、目的取向与题材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研究表明,康巴藏区碉房体系的装饰文化具有藏区装饰文化的共性,即表象形式上,存在宗教与世俗两极分化现象,而内在价值取向上,却具有一致性。但受地域自然条件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世俗建筑装饰题材的应用形式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与卫藏、安多藏区相比,康巴藏区既具有藏区建筑文化“大传统”的基本特质,又因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环境,形成多元化的地方“小传统”,使康巴藏区碉房体系呈现出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总体特色。通过对康巴藏区碉房体系地域特色与成因的深入探究,不仅为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客观、详实与系统的参照体系,而且,也为三大藏区间碉房体系的比较与整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30年,与经济腾飞同步的是深刻的社会转型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在此背景下,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危机,时代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高效且经济、环境品质高、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办公建筑。然而,现代办公建筑的创作中存在着僵化和守旧的思
学位
当前,有许多建于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建筑仍在服役,这类建筑已经或者即将达到正常使用年限,并且,鉴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使用功能要求,这类建筑多存在功能单一、结构简单、形式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城市的老住区快速的消失殆尽,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拆除了,这些历史街区经历过良好的规划,街区内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镇群空间自组织发展稳定性的研究,作用并提升现有城镇群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支持我国新兴城镇群对时空承载能力的迫切诉求。全文沿三条线索展开,分
清真寺在中国两千多万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并且中国清真寺建筑的风格都有各地民族的文化特征。总而言之,清真寺体现了伊斯兰教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教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屡屡出现以破坏旅游度假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代价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行为,破坏了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可
随着天主教传入山西,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建筑类型——天主教堂建筑。近代山西天主教堂是山西近代建筑中较早出现的西方建筑类型,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时当
2002年,联合国将该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同年5月,世界生态旅游峰会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大会发表了旨在积极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这标志着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