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系词be习得的语料库研究。由于该词具有多至八种不同的形式,使得对该词的习得成为学习者的难点,同时对该词的习得研究也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点。国外对该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儿童或少年的习得研究,而且这些研究多未采用横向定量的语料库研究方法,而对成年学习者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目前国内对be动词的研究多在理论层面打转转,多是其概念与语法项目或用法进行归纳,而缺乏有针对性的对其实际运用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研究方法,结合统计学原理及数据库检索技术,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语料库与本族语LOB语料库中系词be的使用情况的对比来揭示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该词时体现的使用特点,同时通过对CLEC中的三个代表不同习得水平的子语料库St2,St4和St6进行对比,从整体频度和误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学习者对系词be的习得能力和习得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整体上过度使用系词be,但是不同的形式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用于现在时的am,is和are为过度使用,而用于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或完成时的was,were,be,been却倾向于少用。这主要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别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时态的屈折变化缺乏意识所致。2)在主语和补语的分布上,中国学习者过多使用名词作主语,同时形容词也过多地充当补语,因此“名词+系词be+形容词”是最常用的语法形式。除此之外,代词作为主语,同时形容词作为补语也是习得者过多使用的语法结构。而在本族语中,“名词+系词be+名词”的语法形式更为常见。介词短语作为补语时,中国学习者的使用频率不及本族语。It作为主语时,补语多为名词和形容词,而介词短语和名词性从句使用不足。3)中国学习者在使用系词be的缩略形式时的频率不及本族语,但是对肯定形式的缩略形式使用比较频繁,而对否定形式的缩略形式使用则显示不足。4)时态,主谓一致,缺少和冗余是习得系词be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别。母语迁移是导致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有其他原因,如:语内干扰,过度概括,或者对于语法规则的忽视等等。5)中国学习者对于系词be的习得能力与其语言水平在整体上呈正相关。一方面,水平层次越高,系词be的语法结构如主语和补语的分布情况更接近于本族语,另一方面,水平层次越高,出现的错误(如省略be和主谓不一致)的频率越少。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系词be时体现出的特征与规律,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学生对该词的实际掌握情况,并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