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诗歌”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打工诗歌”的概念,梳理“打工诗歌”的发展经历,并对“打工诗歌”做分类归纳。打工诗歌是表现“打工精神性”的诗歌。这种精神性在情感上指向漂泊感和无归属感;在文化价值立场上倾向于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批评;在人文关怀的层面表现为对底层的同情和关怀。笔者还将梳理“打工诗歌”的发展历程,1995年至2000年,是打工诗歌的发轫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是打工诗歌刚刚起步还没有专属的文学阵地,没能产生被主流文学认同的诗歌文本;2000年至2005年是打工诗歌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打工诗歌有了自己的文化阵地,并引起了主流文学和主流媒体的关注:2005年以后是打工诗歌的转折期,打工诗歌在主流文学亮相的频率越来越高,并走进了文学的最高殿堂。根据“打工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将打工诗歌的类别概括为疼痛、漂泊、异化、情爱等四个主题。第二章重在从诗歌文本出发,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探讨“打工诗歌”的特质。本章就“打工诗歌”在审美、文本和语言等方面来探讨“打工诗歌”的独特性。“打工诗歌”具有现实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审美特性,“打工诗歌”的语言是日常口语化的,“打工诗歌”的文本具有“叙事化”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打工诗歌”与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关系。“打工诗人”作为社会底层的代表,是底层的话语权;是中国都市化进程的见证;打工诗歌有其独特的生发媒介和发表途径。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对朱天文小说创作的研究紧紧围绕着她与张爱玲、胡兰成的文承关系,或者她与台湾文化、文学发展流变之间的互动。尤其是,针对朱天文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的研究,
学位
在当前媒体报道重点、内容和视角等均明显以城市为中心的情况下,在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农村信息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地方广电媒体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是值得深思的严峻
威廉·福克纳在他1930年代艺术水平登峰造极的作品(《我弥留之际》、《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中屡屡对外来者的境遇进行深刻描绘。本文拟以福氏的这些作
学位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采用自行设计加工的岩石拉伸试验装置,对砂岩进行了直接拉伸蠕变试验。结果表明:拉伸试验中蠕变量与总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压缩试验中相应值,表明岩石拉伸蠕变变形能力高于岩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的原理、仪器、方法和应用。全书内容循序渐进,在介绍X射线的物理基础、射线强度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晶体和晶体衍射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着重阐
现代汉语表达层面相关问题研究是语法研究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从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提出“进行语法分析,一定要分清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平面”以来,对表达层面相
学位
岩石峰后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对于深部煤炭的安全开采至关重要。开展粉砂岩的峰后振动循环和加卸载试验:首先以0.1 MPa/s的速率将围压增至20 MPa,然后以60 k N/min速率施加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