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V)引起的。该病毒主要侵害雏鸡的淋巴组织,法氏囊最为严重,导致淋巴细胞受到损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从而出现免疫机能缺陷。这种病毒导致马立克氏病、新城疫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出现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因此,快速的诊断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对该病的防控意义重大。然而在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时缺乏统一标准物质,这给病毒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带来很多问题。因此研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对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灭活后的病毒液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将纯化后的病毒进行无菌检验、外源性病毒检验,试验结果显示不含AIV、NDV、ALV、GPV、REV、EDSV等外源性病毒。对IBDV进行灭活并初步定量,将冻干保护剂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液混匀后,进行分装,所得样品采取冻干处理。本研究建立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标准物的均匀性、稳定性。同时外部实验室对该标准物质进行协作标定,对定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确保置信范围的准确性。将均匀性试验的检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内与组间无差异(P>0.05)。稳定性试验表明37℃存放7天、室温(25℃)21天、4℃4个月以及-20℃存放1年无明显变化。将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协作标定测定的不确定度引入定值结果中,在置信率为95%时,该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2.32±0.67)×10~5copies/μL。综上所述,本试验制备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建立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具有较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其定值结果为(2.32±0.67)×10~5copies/μL,并可用来评价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以及选择检测试剂等。
其他文献
食物源免疫活性肽是从食源性蛋白水解物中获得的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的肽段,常来源于酪蛋白、乳铁蛋白、鱼贝类蛋白、小麦蛋白、大米蛋白及大豆蛋白等食源性蛋白。到
源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统治者的重视下曾得到保持并不断臻于完备,但由于其自 身弊端,科举制度终究走向了衰亡。
以鲑鱼皮为原料,采用酸浸-水提法得到鲑鱼皮明胶,并通过酶解制备了鲑鱼皮胶原蛋白肽,其中超过91.5%的鲑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小于1 000 Da。通过葡聚糖凝胶G-15层析柱分离出5
美术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内涵,从不同层面来优化小学生的性格,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涵养。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新
通过分析《数控技术》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目前《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发展提供了参考。
文坛“另类”作家爱伦·坡于上世纪初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他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的展开经历了一些起伏变化。在二三十年代,其不同类型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部分作品
文章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定义,目前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网络环境等描述数字化学校建设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