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各界普遍期望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可持续发展。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内部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外部学习压力成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研究将探索团体沙盘游戏是否能够促进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的发展,自我同情是指对自己持有支持、包容的态度,不孤立自己,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经历,并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痛苦。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有助于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本研究也可以探索更为有效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充高中高一至高三的47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高中生自我同情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将自我同情相关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相关理论与团体沙盘游戏技术相结合,对自我同情水平较低的高中生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沙盘游戏辅导,旨在提高其自我同情水平。最后,再对团体沙盘游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探讨采用团体沙盘游戏的方式来改善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利用宫火良修订的《自我同情问卷》作为测量、筛选和评估的工具,通过心理社团和班主任通知的形式,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筛选了28名学生作为被试,在团体沙盘游戏开始前进行前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同学进行为期6周,每周一次的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对照组同学不做任何处理。在团体沙盘游戏结束后立即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进行后测,并对实验组成员进行逐个访谈。在活动结束1个月后,再对实验组同学进行追踪测量。最后,收集各个阶段的数据与质性材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高中生自我同情总分均值与各个维度的均值均高于理论中值3以上。说明高中生自我同情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高中生的自我同情在性别、年级、家庭教养方式、学习成绩、是否独生子女5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团体沙盘游戏对高中生自我同情总体水平及自我宽容、普遍人性两个维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并且团体沙盘游戏产生的提升效果具有一定持续性,以团体沙盘游戏的方式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