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塘中间件平台软件(JTang Middleware Series)是一个大型集成化中间件平台软件,为了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有必要设计与实现一套高效的集群服务。P2P技术中每个节点处于平等地位的核心思想和集群是一致的,将传统的集群底层的组播方式改为效率、速度更高的P2P方式对于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P2P技术实现高性能集群服务,以实现多个J2EE应用服务器的协同服务,使钱塘中间件平台满足大吞吐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只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研究价值。论文以基于P2P方式的JTang中间件集群应用为设计目标,总结了集群底层节点间通讯的特点及影响P2P架构性能的因素,分析了各种不同的P2P拓扑结构的优劣,比较了各种DHT协议的异同,研究了Internet拓扑结构的理论和定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效、可行的P2P拓扑结构,以适应JTang集群的特点,并尽可能综合各种P2P拓扑结构及DHT协议的优点,从而提出了双超级节点DHT查询的实现方法,并研制开发了相关的原型系统。论文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双超级节点DHT查询结构。它结合了半分布式拓扑和结构化拓扑的优点,在传统的半分布式拓扑结构基础上采用了双超级节点方式,以提高服务稳定性,并且在超级节点层采用DHT查询,具体采用Chord协议,减少查询跳数,且每个“簇”的两个超级节点同时进行上行查询和下行查询,符合集群的应用特点,可实现集群底层通讯的应用。试验数据表明:在组播对象较小时P2P实现较JGroup、JGroups没有任何优势,但当对象逐渐增大时,P2P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同时,它与单超级节点群内组播时的时间和效率接近,即多维护一个超级节点在效率上所花的代价是极其有限的,但它却极大的提高了集群服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