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输尿管是一富有弹性的肌肉性长条管状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后腹膜腔隙内,上端起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在腰大肌前面略呈“S”形向盆腔行走,穿过膀胱侧后壁开口于膀胱腔内。良性输尿管狭窄是输尿管梗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临床中较难处理的一类疾病,根据解剖位置,一般将输尿管全程分为三部分,即上段、中段和下段,亦可称为腰部、髂部及盆部,此三个狭窄部位既是结石等容易坎顿的部位,也是输尿管狭窄比较常见的部位。输尿管狭窄可引起尿液引流不畅,严重时导致肾盂积水,损害肾功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中研究采用输尿管球囊扩张术与开放手术两种手术方案,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从而使人们进一步认识球囊扩张术在良性输尿管狭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案: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于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单侧单段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58例,分成两组:26例采用球囊扩张术,为观察组;32例采用开放手术,为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探究对比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同时进一步分析影响输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预后的因素。研究结果:1、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有效率为88.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的临床疗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比分析影响观察组治疗术后疗效的因素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输尿管狭窄位置、术后留置D-J数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尿管狭窄段长度、狭窄持续时间及肾盂分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输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良性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一种选择。2、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狭窄持续时间及肾盂分离程度是影响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预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