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教育领域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2011年,我国的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的正式实施给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改变。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渐从最初的应试型教育向素质化教育转变,从最初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逐渐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道德观念、审美能力等方面。因此音乐教育受到了社会以及学校和家庭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在音乐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我国薄弱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还是存有较大地差距。本文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洛阳市嵩县16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展开了全面深入地调查。在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了调查法、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统计法,并充分结合了文献综合分析与归纳等研究方法,注重教育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相结合。通过对嵩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看法与对策建议,力求探索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的基本脉络如下:第一部分:简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对整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意义与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对整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述;第二部分:基于理论层面,对《新课程标准》展开了研究概述,并对《新课程标准》中所包含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的深入研究及分析,了解嵩县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对目前嵩县小学音乐教育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从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解构;第四部分:根据嵩县小学音乐教育的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现阶段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方法与对策。本课题研究以我国乡镇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教学实践,采用了农村地区个案研究的方法,希望能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策略,使更多农村薄弱地区的小学学生感受和体会到音乐带来的魅力,推进我国农村薄弱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完善,以期更有效地发展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