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小说中的重复艺术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9609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佩甫是当代河南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步入文坛已有三十余年,获得很多重要奖项,2015年凭《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本文主要探讨李佩甫小说中的重复艺术。重复不一定是江郎才尽,只会诉说陈词滥调的表现。重复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也是一种叙事策略,更是一种思想态度。本文通过对李佩甫小说的细致梳理,重点探讨其小说中重复的三种类型、重复叙事的渊源、重复的艺术生成及重复叙事的意义和局限。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李佩甫小说中重复的三种类型。通过文本细读、数据统计和利用希利斯·米勒的观点,将李佩甫小说中的重复分为意象重复、情节重复和主题重复。意象重复重点分析败节草、牛屎饼花等植物意象的重复,蚂蚱、狗等动物意象的重复。这些意象呈现出乡村民众复杂的性格特征。情节重复重点分析阉割、偷盗和造屋情节的重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同质性重复和异质性重复所显示的乡村生活的多层次特征。主题重复主要论证李佩甫创作中的村庄情结和权力情结,即李佩甫小说中有大量乡村婚丧嫁娶习俗和在权力笼罩下的各类人物。第二章讨论李佩甫小说重复叙事的文化心理。一是从地域文化等外界因素出发,探讨其对李佩甫小说重复叙事的影响。二是从李佩甫自身童年经验出发,讨论重复叙事的内部原因。三是论证《圣经》和中国神话故事重复叙事手法对李佩甫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是探讨外部现实社会环境对李佩甫创作的影响,即李佩甫通过重复叙事的方式来书写现代性的焦虑。第三章讨论重复的艺术生成。一是重复与音乐结合,通过情节的重复与变奏、语言的复沓重叠,不仅使小说具有音乐的美感,而且突出了主题。二是人物命运的重复和自身抗拒的无力形成了反讽效果。三是重复运用声音、意象和复沓回旋的方式,造成小说的悬念意味。第四章讨论重复叙事的意义和局限。就意义而言,重复叙述体现了李佩甫对乡村、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认识以及观念的转变,同时完成了对乡村权力运作方式的建构与解构。但重复叙事也导致了某些情节或意象新意丧失的局限。
其他文献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他身上,诗人的气质与小说家的精神得以完美结合,体现在创作中即为诗歌中有小说,小说中见诗歌,两者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沈从文诗和
鼻音和鼻化是实验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世界上超过99%的语言都有鼻化元音及辅音,据统计几乎所有语言的元音都会被鼻化。”(Maddieson I,1984,Patterns of Sounds:Cambridg
贺敬之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大量政治抒情诗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令人瞩目的位置,被誉为“开一代诗风”的诗人。 本文对
本文试图从《阿Q正传》及其时代背景来分析《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征。被黑暗的旧社会迫害得成为病态和畸形的阿Q,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他有自己的处事之道,也具有中
  本文意在跳出戏剧的局限,分别从旧约文学戏剧性特征的内涵、构成因素,以及造成该特征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论述,试图对此问题加以综合研究。  《旧约》的“戏剧性”以其叙事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言现象就开始活跃于我们的社会语言生活中。在汉语传统中,“动宾式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因此这种语法结构在短时期内的迅猛发展引
时空是事物的存在形式,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时空意识是人的生命意识的体现,审美时空的构建是对人生的超越,是对人本质的追求的一个渠道。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