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俄国的中国观,实际上就是俄国文化自我投射的形象,一个寄寓或表现文化潜意识中的、有象征意义的“异托邦”。对俄罗斯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官以及其他人物中国观的研究,在俄国汉学研究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科罗斯托维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中国的外交官,他的中国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折射出当时俄国社会对于邻国的想象。准确理解他的中国观,可以使我们弄清当时俄国外交界对中国方方面面的真实看法,可以使我们反观当时的中国文明在俄国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对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的全方位研究,因此,本文将准确地对科罗斯托维茨的中国观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
本文旨在研究科罗斯托维茨的中国观、形成的背景、以及当时俄国外交界发表的中国言论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通过对俄国在华外交官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的研究,剖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各个阶层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笔者认为,科罗斯托维茨中国观的形成,不仅受西方社会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俄国自身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需求有关。虽然他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派:西方进步文明,东方停滞落后,但是和斯拉夫派相同,关心的都是俄罗斯的民族性问题,所以说,把俄国同西方或东方联系起来,成为俄罗斯认识自我的一种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