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因其宽泛的形状回复温度(-30℃~70℃),较好的形状回复能力(>400%)以及易于加工成型的性质而广泛受到关注。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水对SMPU的形状回复有驱动作用,而具体的机理众说纷纭,因此研究SMPU在溶剂驱动下的行为,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形状记忆聚氨酯(MM3520)在不同溶剂驱动下的形状回复行为,包括玻璃化转变温度前后温度(Tg)对形状记忆聚氨酯溶剂驱动下的回复行为的影响,形状记忆的可重复性,以及溶剂驱动SMPU形状回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一种形状记忆聚氨酯(MM5520)在添加两种不同无机盐的情况下,在形状回复试验中的行为,试验的可重复性,重复次数对于试验的影响,总结了添加CuCl2的SMPU的溶剂驱动形状回复机理。试验表明,在Tg之前SMPU的形状回复与温度和溶剂有关;在Tg之后SMPU的形状回复主要与溶剂有关,溶剂决定了SMPU的形状回复程度。重复次数对材料的形状回复能力没有明显影响。试验中通过红外光谱试验对溶剂驱动SMPU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结果发现驱动行为与氢键的作用有关,溶剂分子与聚氨酯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造成峰的移动,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发现溶剂对聚合物分子的构象和晶格参数产生了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与氢键有关,后又通过热分析试验研究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热稳定性,试验结果与理论上的氢键影响的结果相符。在研究添加无机盐的SMPU在溶剂中的形状回复行为时发现,添加NaCl和添加CuCl2的MM5520的形状回复行为与温度、溶剂和添加的无机盐种类有关,重复次数对材料的形状回复能力有明显影响。试验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记录了添加CuCl2的聚氨酯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氧化过程,在水中的氧化过程比较均匀,而在乙醇中首先发生表面氧化,而后进一步氧化,最终形成的材料表面形貌基本相同。通过红外光谱试验对溶剂驱动添加CuCl2的SMPU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结果发现驱动行为与氢键密切相关,溶剂分子与聚氨酯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造成了峰的移动,CuCl2的加入明显增强了氢键作用X射线衍射试验发现聚氨酯与CuCl2的混合造成了CuCl2晶格常数的改变,而浸入溶剂中后,CuCl2溶解。后又通过热分析试验研究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热稳定性,试验结果与理论上的氢键影响的结果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