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发生改变,新常态一词被用来形容经济新形势。新常态的特征指出了我国经济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城乡经济结合区域,肩负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加,投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单靠财政投入已经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需要。为了缓解地方财政投入不足,政府需要改变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格局,由单一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转变。PPP模式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作用,并在公共项目融资与运营管理方面提供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PPP模式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PPP模式不仅是一种融资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品与公共服务,在兼顾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原则下,有助于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减轻政府的资金负担,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同时,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仅能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政府公共管理方式、提升政府公共管理能力,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社会资本的资源整合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了PPP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PPP模式的发展,以PPP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作用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PPP模式在县域地区的推广提供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