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历程表明,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在现实经济中具体体现在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二者的互动关系上,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则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趋势,即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升级标志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合理的金融结构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重大,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是各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最终目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资产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著提升,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得以体现。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产业结构所暴露出的问题加快了我国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步伐,但这一过程是离不开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资产结构的支持与协同发展的。所以,在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国外实践已经证明,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机构的升级二者之间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性,才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样,鉴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要想在金融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重视结构协调发展和提高金融效率的本质要求,力求实现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的成果,而后对金融资产结构与产业结构做了理论阐述,重点探讨了金融资产结构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互为推动关系,金融资产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通过调节资金的产业流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要素的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对于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机制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进而影响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其次,文章重点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资产与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与均衡性和我国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金融资产变化与经济各产业的发展并不协调,并且我国金融资产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也不好,但1990年以前和1990以后的情况不尽相同,短期、中期与长期情况又不尽相同。总之,我国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升级间的总体协调性较差,二者协调性有待改善。最后,鉴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金融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发展战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