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分析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与TCT检查异常再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07月间,对我院386例同时行TCT、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筛查宫颈疾病患者与2016年11月至2017年07月间104例TCT检查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筛查宫颈疾病患者的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CT检查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42.3%,显著高于同时行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行TCT细胞学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61.9%(198/320)和 90.9%(60/66),漏诊率为 9.1%(6/66),TCT 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特异性为95.0%(57/60),敏感性为95.5%(42/44),漏诊率为4.5%(2/44),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同时行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TCT检查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比同时行宫颈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着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而同时行宫颈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没有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阳性的诊断率,但却增加了患者的宫颈创伤和经济负担。因此宫颈TCT细胞学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第二部分目的: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PD-L1在慢性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PD-L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宫颈癌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综合易感群体差异,选择最优的联合筛查方案,充分发挥筛查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癌症易感人群进行更加合理的处理。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份存档的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蜡块标本112例,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L1在48例宫颈慢性炎组织、6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1例平滑肌肉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D-L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PD-L1在宫颈慢性炎组中的阳性率为66.67%,CINⅠ-Ⅱ级组中的阳性率为96.43%,CINⅡ-Ⅲ级组中阳性率为97.14%,而在平滑肌肉瘤中不表达,PD-L1在CIN组中阳性表达率为96.83%(61/63),显著高于慢性炎组(66.67%)及平滑肌肉瘤(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阳性诊断率,降低了漏诊率,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而PD-L1则是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高级别病变中强表达,表达强度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强,PD-L1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联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L1可以提高筛查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望为临床筛查宫颈病变提供新的道路及新的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