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电产品作为居民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生活里占据了重要地位。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私人订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家电产品使用寿命变的更短,新产品的市场投放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有大量的家电难以避免地进入退役阶段。因此家电回收在未来的几年内任务相当繁重,但回收的境况并不乐观。废旧家电的处理模式简陋,基本上是小商贩零散收购等低层次处理方法。近年来,政府立法逐渐完善,废旧家电产品绿色回收和处置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但是,政府在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普通消费者参与进来,从用户参与的角度来寻找解决废旧家电回收的新途径。首先,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梳理目前我国废旧家电产品回收利用的用户参与情况和暴露的弊端;其次,从计划行为理论角度入手,构建了废旧家电用户参与的指标评估体系,提出研究假设;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并运用收集到的一手数据对废弃家电产品处理中用户参与行为调研分析,据此检验评价指标的严谨性和模型的实践性。研究过程中发出50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326份有效问卷。针对问卷数据,运用spss22.0分别对影响因素、情景因素以及行为意向进行基础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所有构成因子进行分类,萃取出六个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行为态度、行为动机、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法律政策以及宣传建设。将这些构成因子分别与用户的行为意向做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不同指标对用户参与废旧家电回收的影响程度及高低水平,而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具有不同个体特点的用户在回收行为上的区别。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从影响因素、情景因素与人口统计变量三个维度提出适当的建议。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需要加大经济补偿,满足行为动机;创新回收形式,提升主观规范;普及环保知识,改善行为态度。从情景因素的角度,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普及回收政策;拓宽回收渠道,建设回收网络。从人口统计变量的角度,对年龄、学历水平、月收入不同的人群分别进行差异性激励,以此来增强用户选择正规化处理的积极性,提高废旧家电回收的用户参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