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价格随着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而波动,并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房地产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其他产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房地产定价的基本理论,为我们研究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历程与宏观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用1999年-2010年的年度数据并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做了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主要用panel data模型考虑了人均收入、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以及银行信贷等政策因素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受人均收入的影响较大。由于地理因素东部地区沿海城市较多,经济发展较快,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对房价的影响又比较大,所以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房价比其他地区要上涨更快。(2)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对房地产价格有负效应,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使得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双增长,通过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对房地产价格的负效应,可以有效的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3)银行信贷虽对东部的影响最大,但比起人均GDP和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来说,银行信贷对中西部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与对东部的影响程度更接近。说明信贷额度和信贷利率等信贷变量的控制可以成为国家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控制变量。
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制定差别化政策,积极运用信贷手段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并且在顺应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运用经济政策与行政政策,更好地调节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