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为材料,于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连续一年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田间测定其光合参数,研究了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和年周期变化;对叶龄、叶位、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方位、光强、温度、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耐冬山茶的各项生态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时对大叶黄杨、石楠、女贞与耐冬山茶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耐冬山茶的生态效益。结果如下:1.耐冬山茶的光合速率日变化随着月份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呈现双峰曲线和单峰曲线两种。双峰曲线的变化月份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的月份变化基本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呈现V型变化。2.耐冬山茶的叶龄、叶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比叶重与光合速率相关系数不大,中部、南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它各方位的光合速率。3.耐冬山茶光合速率与光强、CO2浓度、温度等单一生态因子的水平变化的响应都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表示,且拟和系数较高。不同月份的响应曲线有所区别。4.耐冬山茶的光补偿点集中在31.8-42.2u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集中在1233.3-1375umolm-2s-1之间,表观量子效率在0.382-0.414之间。CO2补偿点集中在33—53ppm之间,CO2饱和点在1700—2125ppm之间,羧化效率在0.414-0.468之间。耐冬山茶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8—20℃之间。5.耐冬山茶各项生理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因季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情况,各个季节的环境因子对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6.在光合作用最强的7月份,几种常绿植物的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较为活跃,生理活较高,基本都大于耐冬山荼,全年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中,耐冬山茶在冬季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其他几种常绿植物相比都较高,耐冬山茶表现出较强的生理活性。7.相比其他几种常绿植物,耐冬山茶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在1月份和7月份最高,而5月份和10月份则最低,滞尘能力相比其他几种常绿植物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