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作为一种关照人类精神世界的创作手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显得愈发重要,而人物题材纪录片正是通过聚焦人物本身,表现个体和群体的生存状态,书写“人”本身的故事。而选择适当的“叙事视角”来创作,更是人物题材纪录片不可忽视的创作手段。叙事视角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前期和创作后期的策划意识和创作手段,也为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视角讲述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发表评论。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让人物成为语言叙述层面的主体,已成为近年来人物题材纪录片创作中日趋明显的特征。本文首先对人物题材纪录片和叙事视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其次从叙事视角的分类、叙事视角的功能和叙事视角在人物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本文主要以相关案例以及个人的毕业作品《银河护“胃”队》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叙事视角下的创作思维如何影响创作者、叙事人物以及观众,探讨不同的叙事视角如何作用于人物纪录片并分析毕业作品在创作中如何运用叙事视角。本文重点探讨叙事视角对人物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影响,详细论述了叙事视角如何在人物题材纪录片创作中形成一种创作观念。借此希望通过本研究使得纪录片的创作者可以重视叙事视角所带来的创作思想以及审美体验。《银河护“胃”队》是通过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客观展现来实现对群体的映射,实现对其所在群体的人文关怀所创作的人物题材纪录片。影片通过同为外卖员的丈夫安飞和妻子张玉玲的故事,表现外卖员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以及小人物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坚守,以及追求幸福的愿望,希望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外卖这一份职业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小人物”是如何追求“小幸福”。作者在研究叙事视角后,在影片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融入了叙事视角的理念,但由于社会经验和条件限制,因此实践效果还有许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