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t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作为一种关照人类精神世界的创作手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显得愈发重要,而人物题材纪录片正是通过聚焦人物本身,表现个体和群体的生存状态,书写“人”本身的故事。而选择适当的“叙事视角”来创作,更是人物题材纪录片不可忽视的创作手段。叙事视角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前期和创作后期的策划意识和创作手段,也为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视角讲述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发表评论。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让人物成为语言叙述层面的主体,已成为近年来人物题材纪录片创作中日趋明显的特征。本文首先对人物题材纪录片和叙事视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其次从叙事视角的分类、叙事视角的功能和叙事视角在人物题材纪录片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本文主要以相关案例以及个人的毕业作品《银河护“胃”队》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叙事视角下的创作思维如何影响创作者、叙事人物以及观众,探讨不同的叙事视角如何作用于人物纪录片并分析毕业作品在创作中如何运用叙事视角。本文重点探讨叙事视角对人物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影响,详细论述了叙事视角如何在人物题材纪录片创作中形成一种创作观念。借此希望通过本研究使得纪录片的创作者可以重视叙事视角所带来的创作思想以及审美体验。《银河护“胃”队》是通过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客观展现来实现对群体的映射,实现对其所在群体的人文关怀所创作的人物题材纪录片。影片通过同为外卖员的丈夫安飞和妻子张玉玲的故事,表现外卖员真实的工作与生活,以及小人物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坚守,以及追求幸福的愿望,希望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外卖这一份职业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小人物”是如何追求“小幸福”。作者在研究叙事视角后,在影片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融入了叙事视角的理念,但由于社会经验和条件限制,因此实践效果还有许多不足。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工作是其一个重要的环节,并且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时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因此,要想保证建
文中结合某市二级医院职业病防治中心大楼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阐述,分析了系统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了空间认知的新工具。虚拟地理环境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离不开人脑的参与。可以说,一个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就是一个认知模型,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专题、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模型。对于虚拟地理环境,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技术,而忽略设计。把一般原理同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既符合一般规则,又具有不同个性的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军事指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分析了该群体的特点和地理空间认知
介绍了飞机蒙皮表面的预处理(主要是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同时介绍了在涂装过程中各涂层的设计选择和涂装工艺。经过表面处理,再喷涂各类配套功能涂料,涂层不仅具有装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