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社会矛盾的加剧、收入差距的扩大、就业形势的紧张、贫困人口的增加、治安状况的隐忧、社会心态的变化等问题。从结构断裂到权利失衡,在快速变化和转型时期,林林总总的问题,使“构建和谐社会”格外引人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重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有助于我们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它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这里的“和谐”并非否定矛盾,只是在社会中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并且解决矛盾的方法一般不采取对抗和冲突的形式,而是通过民主的方式,通过自身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的存在并且有被激化的可能,已经成为社会的“不和谐”之音。如何化“不和谐”为和谐,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是制定这一战略任务的基本出发点。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在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以发展的办法,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