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而被应用于医疗卫生、化工反应容器、军工项目等多领域中,而不锈钢总产量中大约有70%的是奥氏体不锈钢。其中低镍或者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由于价格原因发展前景良好。在过去的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中的N元素可以发挥沉淀硬化、稳定奥氏体区、细化晶粒等作用。因此,通过控制奥氏体不锈钢中的N元素和Ni元素的含量,降低奥氏体不锈钢产品的价格,减少对人体器官不良反应,同时提升钢种的抗腐蚀性能。本实验以316L不锈钢作为基础钢种,通过增氮降镍的方式来研究不同N-Ni元素含量下的抗腐蚀性能。具体通过采用固溶处理、硬度检测、冲击检测、拉伸检测、正交分析、晶间腐蚀实验、电化学实验、透射等分析来研究在四组实验钢的抗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将四组实验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后的组织进行晶间腐蚀和透射分析,得出结论为,经拉伸处理的试样晶界处宽度比未拉伸的试样晶界宽,约1.5倍,而且拉伸降低了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该发现对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四组实验钢试样不同条件的固溶处理、正交分析和晶间腐蚀,实验得出,在固溶条件为1100℃-1 h的情况下,1~#实验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最优,其根本原因为在1100℃-1 h的固溶条件下,试样的奥氏体晶粒最为均匀,而且还存在有大量的板条状孪晶,这一情况增加了组织的力学性能,也减少了夹杂物的偏聚和析出。奥氏体组织中产生的大量孪晶,孪晶的存在使高能量晶界能量的百分比降低,破坏了原始高能量大角度晶界的连续,提升了晶间腐蚀所需要的能量从而提高了晶界抗腐蚀稳定性。通过透射分析发现,N元素会促使奥氏体不锈钢中产生大量的位错,这一现象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提高有重大意义。在力学实验中,四组实验钢在调控N-Ni元素中发现,1~#实验钢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能力最好,故而需要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当考虑钢种的服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