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取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在法律生活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始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基于电子证据的脆弱性、隐蔽性、复合性和高科技性,传统取证手段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收集电子证据的方法和程序还没有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有效对电子证据进行取证已成为司法实践中较为棘手的难题。本文从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围绕证据的可采性要求,以法律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重视角,从电子证据取证的理论基础、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电子证据取证概述。从电子证据的概念、定性和特征入手,比较电子证据取证和传统证据取证的区别,介绍了电子证据取证的立法现状,指出电子证据取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第二章电子证据取证的理论基础。法庭采纳和采信证据,离不开证据的可采性,这是证据法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因此围绕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要求,全面系统分析证据的可采性对取证的影响可以为电子证据取证奠定深厚的理论支撑,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本章明确了对司法有指导意义的取证原则。第三章电子证据取证实务研究。电子证据取证既是一个法律行为,又是一个技术操作过程,它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又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并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因此脱离技术层面的单纯法律研究不符合电子证据取证作为交叉学科的认知规律。本章首先从法律视角对电子证据取证进行考察和研究,尝试建构一套合理的取证流程,完善电子证据取证的各种法律手段,这是本文对司法实务最具指导意义的部分;其次,本章还介绍了电子证据取证的技术现状和主流技术,倡导人们取得、保全、运用电子证据的科学意识,促进实务界对电子证据取证的科学评价与认知。第四章电子证据取证实证分析。本章运用前文研讨的法律手段和技术方法,分析解决取证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基本涵盖了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常见电子证据,如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和计算机病毒等,以检验本文对电子证据取证的指导作用,这是本文理论结合实践的主要创新之处。本文遵循实用主义的司法理念,尝试以有别于其他学者的视角来研究电子证据取证,无论是电子证据取证的基本理论还是实务研究,乃至具体案例实证分析,都强调以司法能力为中心,力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理论发展提供基础,为立法创造条件,为司法提供指导。希望本文的探讨和分析能够引起各界对电子证据取证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为将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异或门数字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并且分析了各模块参数选择对数字锁相环纹波的影响。文章针对于此,设计出一种最佳匹配参数下的数字锁相环,在FPGA平台上用Ver
电视纪录片中“扮演”的存在是否合理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话题。文章试图从纪录片发展的历史,西方纪录片的理论探索及实践,人类在寻求真实的过程中对展现过去时空的内在需要等
明代的内阁制度从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后便开始孕育和萌芽,至其最终建立到清初的废除,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然而,由于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的限制,内阁制度在发展过程中
基于DNS协议的隐蔽信道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安全威胁,对它的检测和发现非常重要。给出DNS隐蔽信道的基本架构,总结DNS隐蔽信道工具的实现技术,并对目前各种DNS隐蔽信道检
基于承包商在建设工程发承包合同洽谈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现状,首先分析研究承包商与业主在建设工程合同有关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质量保证金以及业主支付违
变是世界存在的规律。承载人类聚居和经济文化政治活动的城市及城市体系,从古至今以不同的速度演绎着各自兴衰荣落的历史。当扑面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滚滚而至
旨在缓解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庞大资金压力,借鉴项目为导向的融资模式。首先分析项目融资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阐述项目融资模式在绿色建筑中的适用性及关键点,最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对医院管理、临床医学、医院信息管理长期影响、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提出对数学教学实践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局,也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理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围绕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践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儒学随着社会的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并且,它还传播到朝鲜和日本等国,与这些国家的思想文化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形成了“东方儒教文化圈”,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