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卷叶基因rl<,10(t)>的精细定位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株型育种主要是通过改良植株形态达到改善群体受光姿态,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最终提高产量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通过塑造株型来调节个体的几何构型和空间排列方式,协调个体之间的形态与机能,使个体在群体条件下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改善群体结构和受光面积,尽可能地提高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叶片性状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性状之一。叶片相对较长而又卷曲直立是理想株型的一种模式,因为卷叶品种的群体透光率明显高于非卷叶品种,群体中后期的基部光照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水稻的光合能力。近年来,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鉴定和克
其他文献
本文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三江红树林、东方高坡岭、尖峰岭原始森林及黄流发病蕉园等地采集样品,分离得到215株放线菌,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各菌株振荡培养发酵液对线虫的击倒活性,
本研究通过对濒危药用植物红芽大戟进行系统的组织培养试验,建立起良好的红芽大戟组织培养体系,并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探索出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一些因素。为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种质资源保存及人工栽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以MS培养基效果最佳。2、不定芽直接分化途径可作为获取组织培养苗的主要途径。3、光培养较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4、红芽大戟顶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黄籽性状由于种皮色素少、种皮薄、粗纤维少,比黑籽油菜具有突出的品质优势。但甘蓝型油菜种内缺乏黄籽基因型,已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