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并根据前人研究经验对模型进行拓展,加入农户过去行为经验变量和农户风险认知变量,希望扩充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是更为完善的解释模型,能够在说明农户行为上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农户行为指农户土地是否转出和租金支付方式选择。由于农户的土地转出是土地流转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农户转出意愿。在进行农户转出意愿分析之后,进一步分析农户其土地流转后所愿意接受的租金支付方式,即土地流转方式,包括固定租金制和入股分成制,探讨农户风险偏好对于其选择的影响。于是农户意愿以及农户选择行为的分析,需要一手调研,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在江苏和吉林多个地区进行了调研,并使用Stata软件对问卷质量、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在对数据结构统计描述的基础上,使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分析,检验理论模型和样本数据之间的适配程度,评价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并根据模型调整指导和前人研究经验对理论模型进行调整,得到最终调整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是,在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方面,计划行为理论的主体因素都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有正向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的主体因素包括农户对于土地转出的主观态度、农户感受他人观点并听从他人观点的程度、农户对土地转出进程的把控力度。本文为更好研究农户流转行为而加入的过去行为经验,虽然也会对农户行为产生作用,但是是间接影响,即过去行为经验变量通过上述计划行为理论三个主体因素,间接影响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农户风险偏好负向影响农户风险认知,而农户风险认知进一步通过行为态度间接负向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在农户入股分成或者是固定租金这两个流转方式的具体选择上,本文主要分析农户风险偏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型农户更愿意接受入股分成制,而风险规避型农户对于固定租金制有更强的偏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包括提高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农户风险规避特征,进而增强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对于土地转出者,根据农户风险特征选择更为合理的转出方式,在提高其土地转出满意度的同时,对完成土地流转并保持流转状态稳定也有更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