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是指在新中国人民政府组织和领导下,以中医科学化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以中医业者学习西医为主要内容,对新中国中医政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建国初期中医进修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是由当时的国内医药卫生资源状况、中央人民政府的医疗卫生政策以及中医业界实际情况等众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并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因素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往往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建国初期,为贯彻“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最终达到“中医科学化”的目的,在政府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先后开办了一批中医进修学校、中医进修班和函授班,不少地方还组织了研究小组、医学讲座、临床经验座谈会等。中医进修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医进修成为建国初期中医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在当代中国医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它既不同于以往的中医教育模式,也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医学教育有很大差别。 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不仅在当时情况下切实提高了中医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修后的广大中医在卫生防疫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解决了当时医疗卫生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而且对整个中医药事业此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对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全面理清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医进修的时代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影响,挖掘促使中医进修发生的政治和社会因素。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与中医行业发展的关系,而且可以丰富中医历史研究内容,推动学术发展。在还历史真面目的同时,为今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述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第二章从建国初期国内医药卫生状况、中医从业人员自身的因素、中医进修政策的形成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形成中医政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探讨中医进修的历史成因;第三章从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性质、目的、教学情况、主要的进修形式、中医师对中医进修不同的认识、中医师参加进修的动机、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发展情况、中医进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加建国初期中医进修并对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重要人物等八个方面来阐述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概况;第四章为结语部分,论述了“中医科学化”与中医进修,并对建国初期中医进修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肯定了其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短期速成进修所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