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相继在一系列的高能重离子对撞实验中,可能发现了一种由夸克和胶子组成、能量密度大于1GeV/fm3的新物质形态,称作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对这种高温高密物质的研究一直是高能物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与相互作用规律。此外,QGP物质也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早期的产物,对这种物质的研究也将有助于人们对早期宇宙的演化、星系的形成及对星体的研究。在实验中创造能形成这种高温高密物质条件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极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在核-核碰撞早期产生的大横动量部分子喷注(Jets)穿过QGP介质时,将与里面的成分部分子发生多次散射并诱导胶子辐射,导致部分子喷注的能量损失及强子谱的压低。这就是所谓的喷注淬火效应,是研究QGP物质性质的重要的硬探针信号。本文的研究基于次领头阶的微扰QCD部分子模型,采用2+1维的理想流体力学描述QGP介质随时间的演化,在对喷注能量损失计算中我们采用通过高扭度方法给出的能量损失参数化形式,对高能重核-核碰撞中不同对心度下在光滑和涨落条件下单强子核修正因子RAA和双强子核修正因子IAA进行理论上的计算,并通过研究初态涨落对单/双强子谱的压低来探究初态涨落对喷注淬火效应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平滑初始条件,涨落使得单/双强子的核压低因子变小,说明初态涨落增大了喷注能量损失。在非对心碰撞条件下,压低效应比较明显。随着单/双强子产生过程中部分子喷注横动量的增大,这种初态涨落效应对喷注能量损失的影响逐渐减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双强子压低因子反映的涨落效应对喷注淬火的影响比单强子压低因子反映的影响大。我们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精确校准初始部分子喷注的强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精确量度部分子喷注能量损失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