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a细胞核抽出物中一种新的具有H2A.Z置换活性组分的纯化和鉴定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并且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装载在染色质中。H2A.Z是存在于酵母和人细胞中的H2A一个高度保守的变体,它在染色质中的存在被认为与基因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相关。将组蛋白变体置换进、出染色质是染色质重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有很多发表的论文中报导了一些具有H2A.Z置换功能的酶。酵母中Swr1和它在人细胞中的两个同源物SRCAP和P400/TIP60是已经比较清楚的被证实的具有活性的染色质重塑酶。最近的研究表明,H2A..Z可以被TIP60置换进DSB(DNA双链断裂)位点,而不依赖于TIP60的乙酰基转移酶活性。H2A.Z缺失会导致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复合物KU70/KU80无法募集到DSB部位,使DSB的修复过程无法继续。H2A.Z被置换进核小体是发挥了基因转录激活亦或抑制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但是H2A.Z在promoter区临近核小体的存在会导致DNA对于RNA聚合酶可接近性的改变,从而能影响基因转录。另外,H2A.Z在DSB损伤修复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筛选其它并没有被发现可能具有H2A.Z置换功能的蛋白组分,我们将100LHeLa细胞核抽出物蛋白进过多次柱层析分离,并应用体外组蛋白变体置换实验跟踪置换活性。我们发现了能够将H2A.Z置换进核小体的蛋白活性组分,之后我们进一步在体内、体外实验中证实该蛋白组分的H2A.Z置换活性及其相关特性。蛋白质谱结果显示活性组分中富含DNA-PKcs和condensin complexⅡ的所有亚基的肽段。在之后进行的亲水一疏水层析中,这两个蛋白组分的募集峰分开了,并且蛋白峰的体外H2A.Z置换活性主要存在于DNA-PKcs的组分中。进一步的实验发现,体外纯化的condensin复合物没有H2A.Z的置换活性,说明具有H2A.Z置换活性的蛋白是DNA-PKcs。另外,利用从细胞中纯化的DNA-PKcs蛋白也证实其具有体外H2A.Z置换活性,并且随着DNA-PKcs的添加量的增加,置换活性也逐渐增加。由于H2A.Z在DNA双链断裂之后在损伤位点附近有募集,我们在两种损伤细胞模型中敲低DNA-PKcs观察其对H2A.Z募集的影响。在X射线辐射模型中,H2A.Z在1h左右有募集,敲低DNA-PKcs能够导致H2A.Z募集峰丰度降低和滞后。在40HT诱导的DNA双链断裂模型中,敲低DNA-PKcs可以导致H2A.Z在DSB部位的募集明显滞后(滞后了 2h)。接下来我们对DNA-PKcs调控H2A.Z置换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DNA-PKcs可能是通过磷酸化H2A,改变染色质结构,进而将H2A.Z置换入染色质中,并且这种活性能被DNA-PKcs的激酶抑制剂NU7026所抑制。但是DNA-PKcs在此过程中有没有磷酸化其它蛋白,以及H2A被DNA-PKcs磷酸化的位点等,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我们认为DNA-PKcs是一种新的具有将H2A.Z置换入核小体功能的蛋白,这种置换活性与其对H2A的磷酸化相关,但它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Jacq.)P.Kumm.)是一种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用菌,其蘑菇菌热量低,不含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研究旨在了解平菇中多糖的含量,并测定平菇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常温水提,弱碱提(0.125 mol/L NaOH)和强碱提(1.25 mol/L NaOH),热水浸提,高压浸提5种取条件,从平菇中提取获得5个多糖组分并分别命名为OM-1、OM-2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在晚中生代影响的时空范围是当前地学界十分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作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广泛陆内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叠合盆地系统,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是研究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两大构造体系的关系和叠加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以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塔南凹陷为研究对象,在对塔南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应用―断层相关褶皱
在1935年,E.Winger和H.B.Huntington提出了金属氢的概念,金属氢被预言为是一种室温超导体。金属氢一直以来都是高压科学领域中受到最广泛关注的课题。但是受限于金属氢的金属化压力较高,在目前的高压实验技术条件下还很难达到其金属化压力点。因此人们在不断提高金刚石对顶砧加压装置的加载压力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氢金属化的方法。在2004年,N.W.Ashcroft提出了“化学预压”的概念。
近年来,国内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加强获取高精度PM2.5浓度空间分布能力建设,掌握重污染天气PM2.5组分变化特征,对开展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控有重要意义。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进步,地面高精度PM2.5浓度可由卫星气溶胶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数据辅助估算,弥补传统地面站点监测低空间分辨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照明以及显示方面所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推动了三维(3D)铯铅卤族钙钛矿CsPbX3(X=Cl,Br,I)材料的研究。由于其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以及基于卤素成分诱导荧光宽色域可调性,促进了CsPbX3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发展,被认为未来最具商业化前景的光电材料之一。通过降低铅卤素钙钛矿维度,能够有效的提高载流子的限域效应,从而提高自由激子结合能
宇称-时间(Parity-Time:PT)对称理论最初是在量子力学中提出的,该理论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后被引入到光学领域中。通过精确调节介质的增益和损耗,人们可以在多种光学系统中实现PT对称性,并且发现了许多“违反”常识的现象,例如:吸收诱导的透明、相干完美吸收-激光以及超布洛赫振荡等。受此启发,人们意识到控制介质的增益和耗散可以实现传统光学中难以实现的现象和功能,对非厄米光学系统的
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即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不同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对称性,我们从对称性出发能对相互作用理论有一些研究。目前人们已经相信以夸克和胶子为基本自由度的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 Dynamics简称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QCD中存在整体的(近似的)手征对称性,局域规范对称性,(近似的)同位旋对称性,标度对称性和分立的C、P
目的:食品安全是受到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现今每年有上亿人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患上疾病,超过数十万的人因此死亡。由于广泛的滥用,针对食源性致病菌传统上有效的抗生素处理也逐渐失去效果,并导致越来越多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且多个菌株可针对几乎所有临床可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开发能有效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除菌
二维材料的发现与兴起为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带入了具有各种可能性的新时代。与大尺寸的三维材料相比,二维材料原子级厚度和片状结构所引入的电子局限性、超强面内共价键等特性赋予了材料特殊的电子结构、更好的力学性能、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原子活性等优势。而对于材料而言,可以根据其原子顺序和排列分成晶体,微晶和非晶三种结构形式。其中非晶材料仅具备局部短程有序而不具有长范围的原子有序排列。与晶态的二维材料相比,非
元宇宙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方热议,图书馆是否应该参与元宇宙建设,能够发挥哪些功用,便成了亟需探讨的问题。图书馆与元宇宙的演进受到了相同的技术体系驱动,一方面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是元宇宙的重要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元宇宙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元宇宙中,图书馆可以作为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交流管道,充当不同元宇宙的“交通港”,通过评价服务推动元宇宙的健康发展,并提供元宇宙原生的资源与知识服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