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行政管理的保障机制探析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89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行政与环境的关系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对生态行政实践的保障机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文章通过回顾总结生态行政的发展历程,探索性地构建了生态行政的理论基础,并在总结国外生态行政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生态行政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态行政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行政要从理念转变为实践,必须依赖于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得以运行。   全文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在明晰生态行政的内涵及生态行政与相关概念区别的基础上,回顾了生态行政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透过生态行政现象,深入探讨了推行生态行政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概括总结了国外生态行政实践的经验,得出几点启示。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生态行政推行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我国生态行政实践中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实际,着重探讨了健全和完善我国生态行政管理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   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生态行政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在对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行政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外生态哲学理论、政府公共服务理论是生态行政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行政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全面体现生态思维的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评价监督相结合的机制作为保障。
其他文献
书法与绘画在书写性上同时起源  我最近参加了许多活动,观看了许多展览,也产生了很多的感慨。细想一下从50年代以后我们系统的、正规的美术教育呈现出怎样的状态?这个状态其实是与50年代大的国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美术教育除了现实主义、写实这一套来自苏联油画的系统意外,其他的在美术院校教学中基本被边缘化了,最后形成了以苏联现实主义为主的美术教育体系“一枝独秀”的场面。也就是说从50年代末一直到80年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公路网基本建设完成,公路建设进入到以改扩建为主的新局面。为实现对原有路面最大程度利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面高程测量在保证足够密度的同时,精度要求优于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