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长期奉行亲苏政策的印度面临与周边国家关系冷淡的外交窘境和国民经济陷入停滞的内部危机。拉奥政府为打破印度所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局面,在1991年推出了“东向政策”,其目的在于向东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在谋求发展与东盟国家友好关系的同时利用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吸引投资和扩大印度商品的海外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东向政策”的指导下,印度与东盟的关系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印度与东盟国家建立起了双方经贸和安保合作的制度框架,同时印度也以东盟为媒介向东亚其他发达经济体靠拢。根据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东向政策”的实施从地区安保、生产进步、金融扩张、技术与文化水平提升四个方面的结构性权力入手,旨在提高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甚至亚太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以及经济影响力。东盟地区同为中国与印度的侧翼,同是中印两国向外发展的首选区域,印度通过实施“东向政策”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必然会与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扩张相重叠。对于中国而言,印度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张意味着挑战和机遇,而化解挑战并扩大机遇则是中国应对印度“向东看”的必然选择,在更高层面谋求中印在东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不但能塑造双方“1+1>2”的双赢局面,也能推动中印友好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