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实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本病寻找可以提高疗效的方法和提供必要的依据,以期更好地推广应用。  方法:  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经筋刺法组33例,普通针刺组33例。经筋刺法组在经筋理论为指导下,以“以痛为输”为原则,采用局部多针法针刺局部痛点及筋结点;普通针刺组采用辩证循经取穴。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一个治疗周期(3周)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受试者的中医症候、疼痛、功能及活动度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本研究共完成病例61例,治疗组31例,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42~60岁,平均51.33±5.25岁。对照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40~58岁,平均52.63±4.32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在症候积分、疼痛积分、肩部功能及活动度积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两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具有可比性。  3.经治疗,经筋刺法组共痊愈11例(35.48%),显效13例(41.94%),有效5例(16.%)13,无效2例(6.45%);常规取穴组共痊愈6例(20.00%),显效9例(30.00%),有效10例(33.33%),无效5例(16.67%)。经Ridit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确的疗效,其中经筋刺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经筋疗法组与常规取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经筋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在疼痛、肩部功能及活动度方面,两组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经筋疗法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筋疗法对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  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改善症状、缓解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但经筋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祛瘀通督助阳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祛瘀通督助阳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作出客观评价,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法:将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