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民俗节事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城市当地特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融合,是承载城市历史的重要遗产,是联系民众和民俗文化的重要活动。民俗节事是城市中的民俗节庆活动和特殊事件,集中展示和传播城市文化,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根基,是地域特色文化中的重要一脉。民俗节活动空间规划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节事活动的举办效果,进一步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对城市整体发展造成影响。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是青岛历史最悠久且最负盛名及有影响力的城市民俗节事。围绕青岛海云庵发展的糖球会在农历春节期间集中展示青岛乃至周边地区的民俗文化,是延续青岛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联系传统民俗和当地民众的桥梁。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围绕海云庵,营造出特有的带有民俗特色的公共空间。尽管发展多年,该民俗节事空间仍有诸多问题亟需改进。本文通过调查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存在的问题,引入城市触媒理论,根据触媒发展的不同阶段,讨论将触媒理论引入城市民俗节事空间发展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基于触媒理论的青岛民俗节事空间发展策略。基于青岛独特的民俗文化背景,提出以海云庵建筑实体、民俗文化元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功能联动为载体的触媒,在民俗文化的深入,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引导,以及多方力量协力共建等当面在触媒作用下实施保留精华元素、协调区域空间以及更新物质环境的策略,并反思总结过往的失败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