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国家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但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一些着实的改革或改变。据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两亿人在学英语,就以同一母语和同一文化背景学习同一外语而言,可谓人类外语学习史上之最。中国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超级大国,但能否成为世界英语教学强国,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国英语教育的时代脉络,了解其发展趋势。而且面对高教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新的形势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深化教学改革,把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应该意识到在教育方式上,让学生以更多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适用于多数理工科,同样也适用于英语教育。在以往的英语教育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做不到深入广泛,只是浅层一般性对知识的学习,更别说能有相当数量专业能力强,功底深厚的英语人才了。这一切都归咎于学生的被动学习。英语教育,像多数教育一样,采用填鸭式教育,学生只是被动的被加于一些知识,自己的主动性不能得以发挥。大多数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学与用的严重脱节的现象,造成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很差。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全方位的实践。在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完整性、多样性、互动性、关联性及创新性。因此,只有通过实践性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获取信息、知识,主动思考,使得学生的学习真正的做到深入广泛。总言之,传统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旨在造就工具型人才,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这样的英语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就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及模式来说,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成败在于对教学质量和管理的提高和监控,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并对现存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成因。教育实践性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还可以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性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对于教育实践性只做了初步的探讨,以后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吸取经验,做到更深入和完善的研究,使我们的教育能真正转变过来,做到真正的实践性。英语教学实践体系,就是由实践教学的各个主要实践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整体。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其上位体系为教学体系,下位体系则包括实验教学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实习体系等。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管理和实践条件等要素。狭义概念则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制定时,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本文通过研究实践性教学体系,英语教育中的实践性探索,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探讨如何真正做到教育实践性。宏观方面包括英语教育的本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师,实习基地,教学管理,教学条件保障及教学评价。微观方面主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改变旧有的学习习惯,通过实践的方式深化学习。本文同时还结合一些教育家的实践思想,来对我校大学英语教育提出新的出路和做法。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语言实践的特点以及对英语实践教学提出的要求。包括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第三章主要阐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现状和问题。第四章主要阐述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问题原因分析。第五章主要对提高大学专业英语教学成效提出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