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银行掌握了难以数计的个人金融信息,而这些金融信息在信息时代更加凸现出其经济价值。因而,在信息的博弈中,一方面,由于银行的盈利冲动而使得客户金融隐私信息时刻面临被非法泄露使用的危险,客户对其金融隐私信息的权利亟需得到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处理这些具有经济价值的金融隐私信息,既是政府要考虑的课题,也是银行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还是银行客户极度关注的话题。因此,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将是我国理论与立法部门亟需解决的一个特殊课题。 本文结合国内外立法实践及我国的现实国情,力求厘清金融隐私权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提出建议。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概述。本章在介绍了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产生、概念及特征等之后,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指出我国应科学利用后发优势取长补短。 第二章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关系博弈分析。本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客户、银行和政府相互间的利益博弈。 第三章是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权利体系分析。本章以客户为切入点,指出赋予客户金融隐私权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并对客户权利体系的建构作出了设计。 第四章是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义务体系分析。本章以银行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对规范银行金融隐私保密义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保密义务制度作出了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