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对映异构体在体内呈现不同的药理活性和毒副作用。利用色谱法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对映体,是当前色谱学科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常规的色谱拆分对映体有两种途径;间接法(即手性衍生化法)和直接法(包括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和手性固定相法)。本文采用RP-HPLC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法,围绕两种药物的拆分研究,展开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RP-HPLC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及右旋体定量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确立以L-异亮氨酸为手性配基,Cu2+为配合离子的流动相添加组成。采用单因素转换选优法,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满意分离。采用外标法,建立了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拆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甲磺酸帕珠沙星右旋体在0.5~100u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1.01%(n=9)。该方法重现性好,为同时定量地检测原料药和制剂中左旋体、右旋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拆分方法。
二、RP-HPLC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福多司坦对映体及右旋体定量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采用单因素转换选优法,确定了最佳流动相组成色谱条件。即甲醇的含量为0%,配基浓度:L-异亮氨酸10.0mmol/L,Cu2+4.0mmol/L,pH值为3.0。并用外标法,建立了福多司坦对映体拆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福多司坦右旋体在1.0~200u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66%(n=9)。该方法重现性好,为同时有效测定左旋体、右旋体提供了良好的定量分析方法。
三、RP-HPLC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对映体的机理初探。通过研究,本文提出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法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流动相中三元络合物的稳定性及其他性质差异导致在RP柱上达到拆分的络合过程,而且包括配基络合物吸附于固定相表面形成类似手性固定相作用的选择分配过程。同时从理论上推导出分离因子α与络合常数之间的关系,并从分子结构模型的角度,对拆分过程进行研究,解释了流出峰顺序色谱实验。
四、应用RP-HPLC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及其制剂右旋体和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研究.
采用RP-HPLC手性配基交换流动相添加剂梯度洗脱法,建立了甲磺酸帕珠沙星及其制剂右旋体和有关物质同时测定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法可以有效的分离右旋体杂质、各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此法的专属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