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树突状细胞(DC)致敏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联合新城疫病毒(NDV)可有效杀伤胃癌裸鼠模型体内胃癌的实验研究(本课题组已完成该部分实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基金号:Y2006C22),本实验探讨该方法在改善胃癌恶液质方面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于诱导培养DC及CIK。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冻融法制备胃癌SGC-7901抗原悬液,用于胃癌抗原冲击致敏DC;注射5×10~7个胃癌细胞到裸鼠右侧腹股沟皮下建立胃癌裸鼠模型。25只裸鼠称重后随机分为五组:A组:裸鼠未经处理,正常饲养;B组:瘤内注射PBS;C组:瘤内注射负载胃癌抗原的DC致敏的CIK;D组:瘤内先注射NDV,后注射CIK;E组:瘤内先注射NDV,后注射负载胃癌抗原的DC致敏的CIK。治疗第7天:(1)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处死裸鼠收集肿瘤标本,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肿瘤坏死面积评分。(2)称重裸鼠,计算体重增长百分比。(3)记录裸鼠疲劳程度评分。(4)处死裸鼠收集腹直肌标本,荧光定量PCR测定蛋白酶体C2亚基的相对含量。(5)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第7天时,(1)E组裸鼠肿瘤体积(0.78±0.19cm~3)最小(P<0.05),肿瘤坏死面积评分(2.40±0.55)和抑瘤率(70.57%)最大(P<0.05);(2)裸鼠平均体重增长百分比:E组(26.77%)和A组(28.53%)大于其余组(P<0.05),B组(5.21%)最小(P<0.05);(3)裸鼠疲劳程度评分:E组(1.60±0.55)和A组(1.00±0.00)小于其余组(P<0.05),B组(3.80±0.45)最大(P<0.05);(4)裸鼠腹直肌中蛋白酶体C2亚基的相对含量:E组(1.0723±0.4309)和A组(1.0138±0.1832)小于其余组(P<0.05),B组(3.4256±0.8899)最大(P<0.05)。结论:(1)生物治疗有效杀伤胃癌的同时使荷瘤小鼠体重明显增加。(2)生物治疗有效杀伤胃癌的同时使荷瘤小鼠疲劳程度明显减轻。(3)生物治疗有效杀伤胃癌的同时明显减少荷瘤小鼠肌肉的分解。(4)治疗效果越好的生物治疗方法改善肿瘤恶液质的作用越明显。